柳总是我的校友,同出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,也是我的偶像,从15岁那年看了陈惠湘写的那本《联想为什么》之后。昨天和麦田聊天时,他提起柳总,也让我重新仔细的他做企业和做事的哲学。
下面这段文字是柳总前段时间在母校演讲时的核心总结,附带自己的一些理解见后(粗体部分)。
谋与行
我们常把制定战略比喻为找路。当前面草地、泥潭和道路混成一片无法区分的时候-->,我们要反反复复细心观察,然后小心翼翼地、轻手轻脚地去踩、去试。当踩过三步、五步、十步、二十步,证实了脚下踩的确实是坚实的黄土路的时候,则毫不犹豫,撒腿就跑。这个去观察、去踩、去试的过程是谨慎地制定战略的过程,而撒腿就跑则是坚决执行的过程。
品读:所谓谋定而后动,谋定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,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需要不断的试错,一旦试准了,就要定了,不能光谋而不定,或者定而不谋。一定谋定,就要坚决的,全部扑上去的动。
整体与局部
研究行业发展规律是制定本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。但根据这个就能制定战略了吗?肯定不够。譬如作战,要让战士知道为什么打仗,然后要去练习投弹、射击、爆破的技术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具体战役的胜利。对企业也是一样,如何形成正确的产权关系,如何设置组织架构,如何制定规章制度并保证实施,如何激励考评,如何形成企业文化,如何培养人才、吸引人才,这些应该属于企业管理规律范畴。
企业所在的行业大环境是企业所处的大势,在大势下谋事,这是成事的第一步。清末商业巨贾胡雪岩当时做生意,所选的钱庄、丝、茶、药等行业,无不是当时最热门的行业,所以只要选这些行业,就走出了第一步。在走了第一步后,接下来就看你的执行力了,执行力的基础也不容忽视,如柳老所说的产权、组织架构、激励机制等。
鸡与蛋
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,周边的环境也极重要。对一个鸡蛋孵出小鸡来讲,37度半到39度的温度最为适合。那么,40度或41度的时候,鸡蛋是不是能孵出小鸡来呢?我想生命力顽强的鸡蛋也能孵出小鸡来,但是到了100度的温度一定不行了。对企业来讲,1978年以前可能是100度的温度,什么鸡蛋也孵不出鸡来。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可能就是45度的温度,生命力极强的鸡蛋才能孵出来。到1984年我们办联想的时候,大概就是42度的温度。今天的温度大概是40度左右,也不是最好的温度。因此,生命力顽强的鸡蛋就要研究周边的环境,一方面促使环境更适合,一方面加强自己的生命力以便能顽强地孵下来。
活下来是企业存在的第一要务。活都活不习来,其他的免谈。无论什么环境下都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就是基业长青的企业。中国有句话“媳妇熬成婆婆”,风光三五年,过把瘾就死,做不长久。
船、桥与河
先把经营管理的规律弄清楚,然后积累资金,一步一步往前做,不要忙于受某些压力。过河目标确定是容易的,难的是解决船和桥的问题。船和桥的问题没解决以前,你硬要过河,就会淹死。弄出一堆泡沫顶什么用,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战略。
做企业本质就是挣钱,是一个从钱少到钱多的过程。一步一步,走稳,走扎实。从历史上来看,没有哪个企业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高速增长,这是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,高速增长过后必然会有你还债的时候。比如盛大。保持一种比行业平均增长率稍高的节奏,最终必然跑到最前头。有句俗语“不怕慢、只怕站”,长跑当中,即使你到达极限了,也要坚持跑的状态,如果你走或者站住,就会落后。
“1”和“0”
企业中的一把手就像阿拉伯有效数字的1,后边的人就是0,有一个0就变成10,两个0就是100,三个0就是1000,没有前面的1你就什么都不是。单位中领军人物选不好,也就发展不好。
有位朋友说,我不看哪个项目或者哪个公司如何,只看哪个人如何,我赞同。这个人就是这个1,公司的老板、部门的领导,就是这个1,老板这个1不行,公司也必定会不行,部门的1不行,这个部门也没戏。
“南坡”与“北坡”
一个大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管理方面的一个提法。有点像登珠穆朗玛峰,从南坡上,还是从北坡上,都是上到山顶,但一个登山队不能一半在南坡上,一半在北坡上。比如说公司里有10个事业部,其中一个事业部有先进的经验,但是向全企业推广的时候,不能说法不统一。在管理上一定要有一套统一的理念。
存同求异只应该存在于讨论阶段,需要将异消灭在讨论阶段,从而形成“一个”决定。在执行阶段,在实战当中还存在着异,或者不清晰,那么扯皮、效率低下就不可避免,甚至可能危害到企业的生存。你可以不同意这个决定,你有权利可以选择离开,但如果你留下来,那么就要按这样做,没得多说。
一些不成熟的看法,贻笑大方了。